这两天我在乡下闲走,突然发现河岸边没有芦苇了。什么野茭白、菖蒲,都不见了,连河岸上也是光秃秃的。小时候那种花草葳蕤、生机勃勃的小河不见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没有了芦苇,乡村的端午节就失去了香气。不过这总可以去习惯,但真正让我担忧的,是丧失了原生的水生植物和坡岸植物,这条河就失去了生命力。
我问附近的农民为什么会这样。农民说,河道养护工是不允许河里长草的,岸上也不行,长多了就喷“草甘膦”。我知道除草剂的厉害,管子一喷,寸草不生。近些年由于一些农民和绿化、河道养护人员随意使用除草剂,导致很多上海原生植物已难觅踪影。
农民说,岸上打“草甘膦”还算好的呢,为了除水草,他们还往水里打“草甘膦”,鱼虾都跟着一起死。听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关于河道养护工“痛下杀手”的动机,我大致了解了一下。这些工人通常属于第三方维保公司,各方面对他们的考核有很多条条框框,或者说“KPI”。比如河面上不能有漂浮物,不能有杂草之类。据说河道维保违规处罚非常严厉,有时一项不达标就是5万元。为了达标或者为了省事,一些工人就用上了“非常手段”。
关于眼下上海一些郊区河道的一刀切“治理”,很多村民和基层干部有不同意见。一位农民说,你看他们在岸上种樱花,种美人蕉,这还是我们乡下的河吗?一位村干部说,现在一些河道, 不让长草,用石块、木桩打“绑岸”,那青蛙怎么上岸?黄鳝、螃蟹怎么“回家”?
虽然河道治理出现这样不可理喻的操作,但我确信这不是主管部门的初衷。近些年来,上海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,黑臭水体大量减少。特别是推行河长制后,上海的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。
我也特地去查了一下《上海市河道维修养护技术规程》,确实没有看到水里、岸上“不能长草”的规定。但我注意到这个规程似乎对“杂草”有意见。比如:“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,应及时进行人工打捞或机器收割”“(巡查)河道绿化有无明显钝株、空秃、杂草、垃圾杂物等情况”“应定期疏松土壤,清除杂草”。不过对自然河道的野草网开一面:“平地上杂草高度宜控制在30cm以内,坡面上杂草高度宜控制在40cm以内”。
我不知道相关部门怎么定义“杂草”,如果芦苇、野茭白之类算杂草,那是绝无生路了。另外以我的乡村经验,河边的野草那真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而且是疯长。维保人员偷懒也好,为了达标也好,很可能选择“一灭了之”。而空空荡荡的水面和河岸,其实是一种“病态的干净”。一位水生物专家告诉我,河道失去了自然的生境,就失去了自净的能力,原生物种陆续消失,有害藻类和水生物随之泛滥。
希望河道主管部门关注到某些“第三方公司”荒腔走板的操作,深入调查研究,发现症结所在,及时调整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。让乡村河道治理回归科学、环保的轨道,让每一条流淌在田野的河水清岸绿,充满生机。
上一篇: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表现
下一篇:最后一页
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获悉,在道路严格管控期间,“货拉拉”网络货运平台违规发布召车信息、派发订单,为驾驶员从事非法客运、高
编者按: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,都是最美的奋斗者。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,才有了今日之中国。十年,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。让我们一起,踔
中新网永州5月23日电 (谢助民 唐毅刚)每天上午,在湖南东安县中天职业培训学校教室,炒菜师傅唐远江都准时教学员做东安鸡。红椒丝、姜丝
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(郑江洛)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郑荫源23日在此间披露,今年以来,福建共侦破妨害国(边)境管理犯罪案件378起,
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(郑江洛)“2017年至2021年,全省社会治安呈现‘两降三升’良好态势。”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、副厅长黄华安23日在此
X 关闭
X 关闭